華 進 視 角
深耕知識產權領域多年,以專業化視角解讀理論與實踐應用,提供專業策略參考。
ACIP原創 | 商標轉讓暗礁:那些容易被低估的"常規"程序的殺傷力
劉琴
2025-04-21 16:27
華進解決方案中心
中國《商標法》第四十二條提到:商標注冊人有權將其注冊商標專用權全部或部分轉讓給他人。轉讓需經雙方協議,并共同向商標局提出申請,經核準公告后生效。對于絕大部分的人來說,前半句很好理解,而后半句卻很容易被忽略。
看似常規的商標轉讓行為,往往暗藏重大法律風險。從科技巨頭到新興品牌,均曾因商標轉讓程序瑕疵導致跨國訴訟敗訴,無疑為我們敲響了警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案例中企業遭遇的困境并非源于復雜的法律爭議,而恰恰是那些被認為"程序性"、 "常規性"的轉讓環節出了問題。當行業領軍企業都在這個基礎環節接連折戟,這已不僅僅是偶然失誤,而是整個行業需要正視的系統性風險。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深度探討一下上述問題,如何為企業構建系統化的商標轉讓風險防控體系,讓我們從這些價值連城的"學費"中,汲取真正有益的實務經驗。
一、海外商標轉讓備案的必要性
1、確保商標權利的合法性與穩定性
商標轉讓備案是商標權利轉移的法律程序。在海外市場,商標轉讓如果沒有在相關國家的商標局進行備案,可能會導致轉讓行為的法律效力受到質疑。針對通過受讓取得的商標權,尤其是從與買方不存在法律關系的主體名下,通過購買等方式獲得商標權的,建議在簽訂商標轉讓/購買合同后,盡快向對應商標權獲批的國家/地區辦理商標轉讓備案手續,以確保在法律層面上,完全這最后一步關鍵程序。
2、便于商標權利的行使與維護
商標轉讓備案核準后,受讓人的權利將被正式記錄在相關國家的商標局數據庫中。這不僅有助于企業在海外市場行使商標權利(如許可、維權、質押等),還能為企業在商標爭議中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據。例如,在商標侵權訴訟中,備案記錄可以作為受讓人權利歸屬的直接證據。
3、滿足國際商業合作的需求
在國際商業合作中,商標往往被視為重要的無形資產。許多國際合作伙伴或投資方會要求企業提供商標權利的證明文件。如果企業未能在目標市場進行商標轉讓備案,可能會影響其與國際合作伙伴的合作機會。例如,在融資、并購等商業活動中,商標權利的清晰性和合法性是重要的評估指標。
4、適應各國商標法律制度的差異
不同國家的商標法律制度存在較大差異。例如,在某些國家,商標轉讓必須經過主管當局備案才能生效。在某些國家,商標轉讓協議簽定后,是否及時備案,對備案的官費會有影響,甚至會有罰金產生。因此,海外商標轉讓備案是企業適應各國法律差異、規避法律風險的重要手段。
二、海外商標轉讓備案的一些注意事項
1、部分國家和地區對申請中商標轉讓的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阿聯酋等在內的部分法域,其商標法律制度明確規定處于申請階段的商標不得進行轉讓,僅核準注冊的商標方可辦理權屬轉移手續。針對這一特殊規定,相關主體需特別注意以下操作要點:
(1)法律限制:申請人須嚴格遵守當地關于商標申請狀態轉讓的禁止性規定;
(2)風險管控:受讓人應敦促轉讓人持續監控商標審查進展,建立完善的商標狀態跟蹤機制;
(3)后續安排:待商標完成注冊程序后,應及時啟動正式的轉讓備案流程。
2、商標轉讓備案的文件要求復雜
相較于商標注冊申請通常僅需提交授權委托書,海外商標轉讓備案程序在文件準備方面具有更高的復雜性要求。根據各司法管轄區的不同規定,該程序除需提供授權委托書外,往往還要求提交經雙方簽署的轉讓協議。部分法域,例如大部分的中東國家,還要求對相應文件進行公認證,此舉更增加了準備工作的困難度。
針對授權委托書,權利人需要提前咨詢專業機構,明確是否需要提供轉受讓雙方的委托書,是否需要對簽章的委托書進行公認證。
針對轉讓協議,實務中常見"商業版"與"備案版"雙協議模式。商業版協議一版載明完整商業條款,且通常為保密文件,不適合在具體各國的商標轉讓程序中去備案。而備案版協議則是專為行政程序準備,僅包含必要備案信息,以免敏感的商業信息在這些程序中被動公開。
3、批量跨國商標轉讓的特殊事項
在發生跨國批量商標轉讓時,由于轉受讓雙方分屬不同法域,往往需要配合完成公證認證等特殊程序,這使得文件準備工作變得尤為復雜且耗時。考慮到這種情況下轉受讓雙方在商業層面上的轉讓協議有更高的保密要求,及相對較高的合同總價,批量跨國商標轉讓的協議并不適應用于后續的轉讓備案程序。此時,建議由熟悉海外商標業務的律師或代理人,針對擬轉讓商標所屬的法域提前準備商標備案所需文件,聯系好轉受讓雙方的授權簽字人,確認好公認證所需要的手續等。在轉受讓雙方完成商標轉讓的商業程序后,立即開展商標在對應國家的備案動作,從法律確保轉讓的順利和最終完成。
4、轉讓備案的特殊費用
在部分國家和地區,商標轉讓備案官費的計算方式存在特殊規定,需特別關注時效性和協議內容。例如,尼日利亞規定,若在轉讓協議簽署后1個月內完成備案程序,則可免除罰金,這凸顯了及時備案對控制成本的重要性。
此外,部分司法管轄區(如某些英聯邦國家)會基于轉讓協議中載明的交易對價,按比例征收印花稅或其他備案附加費。因此,針對不同國家/地區的具體要求,單獨擬定符合當地法規的轉讓協議顯得尤為必要。這一做法不僅能確保備案流程的合規性,還能有效優化整體轉讓成本。
從上述分析可見,海外商標在完成商業層面的交割后,權利人(尤其是受讓人)應當立即依據各商標所屬司法管轄區的法定要求,委托專業機構準備完備的商標轉讓備案文件,并及時完成官方登記程序,直至取得具有法律效力的商標轉讓核準證明文件。雖然短期內完成商標轉讓備案需要投入一定的資金和時間成本,但從前文列舉的案例教訓來看,這一法律程序既不可省略也不容延遲,否則可能引發嚴重的法律風險和經濟損失,其后果將遠超初期投入的成本。
Copyright ? 2021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粵ICP備12081038號